一方面,毛利人效应可以为个人带来积极影响。首先,如相貌、智商等客观条件影响社交能力的假说已被证实,而毛利人效应则是通过主观标准来提高社交能力,使在这一标准下优异的人获得更多的社交资源。其次,毛利人效应还可以让人更好地认识自我,成为更好的自己。在整个过程中,人们需要不断试错,并且去拥抱与自身条件相符的人格特点,这会催生出内在的成长。
另一方面,毛利人效应也存在一些问题。首先,由于标准是主观的,前期高昂的付出可能并不能产生与所期望的社交资源相符的回报,导致参与者在真正成为“毛利人”之前的过程中会面临失败的打击。其次,毛利人效应可能导致人们在建立社交圈子时遇上困难。因为毛利人效应过于稀有,当所有人都在追求着类似的“毛利”标准时,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变得越来越微小,从而疏远了互相之间真正的交流。最终可能导致参与者在社交上变得越来越孤立。
总体而言,毛利人效应反映了当前社会中一些人对气质、生活态度和工作能力等要素的标准化需求。这种趋势需要我们警惕其中的负面影响,但也需要我们珍惜其中所蕴含的积极意义,鼓励人们积极参与其中,让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