养老保险标准指的是一个标准化的规范,明确规定了养老保险的缴费数额的计算方法、缴费比例等。
单位要按照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总额的一定比例缴纳养老保险费,纳入基本养老保险金统筹基金。具体比例由省级人民政府确定,但一般不超过20%。确需超过20%的,需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、财政部批准。
个人要按照本人缴费工资的8%缴纳养老保险费,纳入个人账户。公式为:月缴存额=本人月缴费工资*8%。
养老金基数一般指“养老保险基数”,该基数指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,是计算现在应当交纳养老保险费比例的基数。
这个基数主要与本人的工资基数有关,与未来的养老金数额、与社会平均工资一般无关。但是如果你的实际收入额过高或过低与社会平均工资时,这个基数则需要调整。
新招职工以起薪当月工资收入作为缴费工资基数;从第二年起,按上一年实发工资的月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基数。
特殊情况:(1)若你的工资收入高于社会平均月工资3倍时,缴费基数就是按社会平均月工资的3倍计算,以上部分不作为缴费基数计算;(2)若你的工资收入低于社会平均月工资60%时,缴费基数就按社会平均月工资的60%计算。
养老保险费缴纳标准并非一成不变,在一些情况下会进行调整。当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较大变化,比如物价指数大幅上升、工资水平普遍提高等,为了保障养老金的实际购买力和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,可能会对缴费比例和缴费基数进行调整。如果国家出台新的养老保险政策法规,也会根据政策要求对缴纳标准做出相应改变。另外,当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情况出现较大波动,如支出压力过大、收不抵支时,也可能通过调整缴纳标准来平衡基金。比如,若缴费基数的参考依据社会平均工资发生了变化,新的社会平均工资数据公布后,缴费基数就会按照新的标准进行调整。新招职工以起薪当月工资收入作为缴费工资基数,从第二年起按上一年实发工资的月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基数,当这部分工资数据有变动时,也会影响到缴纳标准。特殊情况中,若工资收入与社会平均月工资的倍数关系发生变化,像原本工资收入低于社会平均月工资60%,后来工资增长超过了这个比例,缴费基数也会相应调整。